2011-2015年中国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应用与设备配套优化调查分析报告
【报告名称】:2011-2015年中国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应用与设备配套优化调查分析报告
【出版日期】:2010年11月
【报告格式】:PDF电子版或纸介版
【交付方式】:Email发送或EMS快递
【中文价格】:印刷版7500元 电子版7500元 印刷版+电子版8000元
【报告编码】:LP
【订购热线】:400-666-1917(免长话费)
【报告目录】:
第一篇污水处理技术与应用 7
第一章我国污水处理技术概述 7
1.1水污染现状 7
1.2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7
1.2.1CASS工艺 7
1.2.2BIOLAK工艺 8
1.2工业废水处理 8
2.2.3膜技术 8
2.2.4磁分离技术 8
2.2.5Fenton及类Fenton氧化法 8
2.2.6臭氧氧化 9
2.2.7湿式(催化)氧化 9
2.2.8等离子体水处理技术 9
2.2.9电化学(催化)氧化 9
1.2.10超声波氧化 10
2.2.11辐射技术 10
2.2.12光化学催化氧化 10
2.2.13SCWO(超临界水氧化)技术 11
2.2.14铁炭微电解处理技术 11
1.3我国污水行业现状及发展方向 11
第二章我国污水处理行业与市场概述 12
2.1 污水处理行业定义 12
2.2 行业总体概况 12
2.2.1 行业地位逐渐上升 12
2.2.2 发展环境持续改善 13
2.2.3 规模高速扩张 13
2.3 市场容量 14
2.4 市场集中度 15
第二篇政策与发展 15
第三章 我国污水行业体制与政策研究 15
3.1主管部门 15
3.2管理体制 16
3.3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7
第四章 我国污水处理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19
4.1 污水处理行业规模分析 19
4.2 污水处理行业供给分析及预测 21
4.2.1供给总量及速率分析 21
4.2.22011~2015年供给预测 22
4.3 污水处理行业需求分析及预测 27
4.3.1需求总量分析 27
4.3.2需求结构变化分析 28
4.3.3 2010~2012年需求预测 29
4.4 2009年污水处理行业市场分析 30
4.4.1供需平衡分析及预测 30
4.4.2价格变化分析及预测 31
4.5 2009年污水处理行业投融资情况分析 33
4.5.1污水处理行业资金渠道分析 33
4.5.2污水处理行业融资状况分析 33
4.5.3污水处理行业投资结构 35
4.5.4兼并重组情况分析 35
4.6 2009年污水处理行业运行主要特点 38
第三篇污水处理设计与工艺选择 38
第五章 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及计算 38
5.1 格栅 38
5.1.1设计说明 39
5.1.2设计流量 39
5.1.3 设计参数 39
5.1.4设计计算 39
5.2沉砂池 41
5.2.1设计参数 41
5.2.2设计计算 41
5.3 沉淀池 43
5.3.1 采用中心进水辐流式沉淀池 43
5.3.2设计参数: 43
5.3.3设计计算 43
5.4 进水系统计算 45
5.5 出水部分设计 45
5.6氧化沟 46
5.6.1设计参数 46
5.6.2设计计算 47
5.7二沉池 51
5.7.1设计参数 51
5.7.2设计计算 52
5.8接触消毒池与加氯间 54
5.8.1设计参数 54
5.8.2设计计算 54
5.9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的基本条件研究 55
5.9.1城市人口 55
5.9.2城市性质及经济水平 55
5.9.3城市排水体制 56
5.9.4工业废水量 56
5.9.5管网完善程度 56
5.9.6规划年限 56
5.10处理厂进水水质研究 56
5.10.1城市性质及经济水平 57
5.10.2工业废水水质 57
5.10.3其它污染源 57
5.10.4排水体制 57
5.11处理厂出水水质 57
5.11污泥资源化 57
5.12规模与工艺选择 58
5.13不同规模处理厂工艺选择 58
第六章欧洲污水处理技术发展 59
6.1污水处理现状 59
6.2基础数据 62
6.3设计与建造 63
6.4设计计算 64
6.5技术路线 64
6.6污水处理的费用 64
第四篇污水处理厂投资与成本 65
第七章降低污水处理厂投资成本研究分析 65
7.1概述 66
7.2规划和设计的影响 66
7.2.1 建设阶段 66
7.2.2 显著影响费用的因素 67
7.3可节约成本 67
7.3.1 基础数据的确定 67
7.3.2 工艺技术及其设计 69
7.3.3 招标阶段 70
7.4成本优化 71
7.4.1 法律规定 71
7.4.2 风险评估及费用 72
7.4.3 运行方面 72
7.4.4 设计费支付办法的影响 73
7.5 结论及总结 73
第八章污水处理厂控制运行成本探讨 74
8.1成本组成及分析(不含折旧) 74
8.1.1生产成本组成 74
8.1.2控制重点 75
8.2班组成本控制 75
8.2.1运行参数控制 75
8.2.2药剂费用控制 76
8.2.3维护与检修成本控制 76
8.3部门成本控制 77
8.3.1生产成本控制 77
8.3.2药剂费用控制 77
8.3.3人员费用控制 78
8.4制造成本控制 78
8.4.1建立设备、设施管理工作平台 78
8.4.2维修、检修、小修费用控制 78
8.4.3大修及改造费用控制 79
8.4.4油料、消耗等其它费用控制 79
8.5管理及其它费用 79
第五篇污水处理专题研究 80
第九章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科技发展研究 80
9.1完善技术支持与服务体系 80
9.2治理和控制氮磷污染与水质富营养化 80
9.3全过程控制工业污染 81
9.4城市污水集中处理 82
9.5推进小城镇污水处理 82
9.6综合集成与产业化 82
9.7技术与经济压力 83
9.8城市污水处理领域科技发展重点方向 84
9.8.1控制准则与技术规范支持体系 84
9.8.2集成化技术体系与综合示范 85
9.8.3成套工艺设备国产化与产业化开发 87
9.8.4关键技术研究 87
第十章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融资模式研究 88
10.1BOT模式 88
10.1.1投资者实力与背景分析 88
10.1.2项目前期工作综合分析 89
10.1.3设施运营风险 89
10.1.4项目在移交时(BOT中T—transfer)风险 90
10.2BT模式 92
10.3BT模式与BOT模式比较 92
10.3.1投资与回报比较 93
10.3.2项目前期工作比较 93
10.3.3项目运营比较 93
10.3.4政府财政补贴比较 93
10.3.5经济效益比较 94
第十一章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技术研究 95
11.1 污泥处理的任务与方法 96
1.1.1污泥外在表现 96
1.1.2污泥处理效果 96
1.1.3最终处置及利用 97
1.1.4污泥深度处理 97
11.2污泥的干燥处理工艺 98
11.2.1 HELIANTS®;太阳能干燥工艺 98
11.2.2 MINERALIS®;高温湿氧化工艺 98
11.2.3 NARATHERM®;桨式加热干燥工艺 98
11.2.4 IC850®;污泥焚烧工艺 101
11.3 污泥处理发展趋势 102
第十二章 污水处理行业风险与防范措施研究 102
12.1 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104
12.2 政策风险 105
12.2.1节能减排政策 105
12.2.2货币政策 105
12.3 技术风险 105
12.4 价格风险 106
12.5 市场竞争风险 106
12.6 相关行业风险 107
12.7 区域风险 107
12.8 自然风险 107
第十三章借鉴德国运营经验与我国城市污水处理民营化研究 108
13.1 德国原有体制弊端 108
13.1.1财政危机 108
13.1.2功能危机 108
13.1.3形象危机 109
13.2 几种民营化典型模式 109
13.2.1 纯民营模式 109
13.2.2合资模式 110
2.3 BOT模式 110
13.3.1 民营化的优势 110
13.3.2 实施的难点 111
13.4 结语 112
第十四章城市污水回用的现状与发展 112
14.1 城市污水回用概述 112
14.2 回用技术 112
14.3 回用途径 113
14.3.1 农、林、牧、渔业用水 113
14.3.2 城市杂用水 114
14.3.3 工业用水 114
14.3.4 环境用水 115
14.3.5 补充水水源 115
14.4.1 经济效益 115
14.4.2 环境效益 115
14.5 回用中存在的问题 116
14.6 发展展望 116
14.6.1保证回用的稳定水源 116
14.6.2降低城市污水再生水的成本 116
14.6.3保障城市污水再生水的用水市场 117
第十五章我国污水处理行业内企业发展情况分析 117
15.1 总体情况分析 117
15.2 规模特征分析 117
15.2.1 小型企业资产规模占主导 117
15.2.2 中型企业亏损最严重,小型企业亏损额增长最快 118
15.2.3 小型企业盈利较好 118
15.3 所有制特征分析 118
第十六章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的主要类型研究 121
16.1污水处理厂的工艺组成与处理等级 121
16.1.1城市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121
16.1.2机械处理工段 121
16.1.3污水生化处理 122
16.2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艺的组成 122
16.3一级与一级强化处理工艺 123
16.4二级及二级强化处理工艺 124
16.5自然净化处理工艺 125
16.6污泥处理处置工艺 125
16.6.1工艺过程重力浓缩 126
16.6.2单独的重力浓缩 126
16.6.2空气气浮 126
16.6.4离心浓缩 126
16.6.5带式重力浓缩机 126
16.7污泥脱水 126
16.7.1带式压滤机 126
16.7.2离心脱水机 126
16.7.3板框压滤 127
16.7.4污泥干化床 127
16.7.5污泥塘 127
16.8污泥稳定 127
16.8.1厌氧消化 127
16.8.2好氧消化 127
16.8.3堆肥 127
16.8.4焚烧 127
16.8.5碱性稳定 127
第十七章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新能源综合利用系统研究 128
17.0综合利用系统概述 128
17.1 污水厂新资源、能源综合利用系统 128
17.1.1 利用再生水源热泵实现污水热资源化 128
17.1.2 利用高温厌氧消化实现污泥资源化 128
17.1.3 综合利用系统 129
17.2 再生水源热泵冷热联供系统 129
17.2.1 系统最优冷负荷 130
17.2.2 制冷工况分析 132
17.2. 3 建筑物供暖分析 133
17.3 综合评价 134
附件一:国家先进污染防治示范技术名录 134
1.城市污水、污泥、垃圾渗滤液处理及水体修复技术 134
2.工业废水处理、回用与减排技术 134
3.脱硫、脱硝技术 134
4.工业废气治理、净化及资源化技术 134
5.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处理处置及土壤修复技术 134
目前我们业务范围主要覆盖市场研究报告、投资报告、行业研究报告、市场预测报告、市场调查报告、项目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IPO上市咨询等领域,已经成为一家多层次、多维度的综合性信息咨询机构。
如需了解更多报告内容请关注: www.askci.com
www.qfcmr.com
www.chnci.com